前些日子,在某国企上班的杜先生参与了一类性格测试。通过关注一个相关公众号,输入自己的姓名和生日,几秒后系统便生成了一张杜先生的性格标签图片。图片上写满了字,如杜先生的名字、狮子座、超有个性、有领导能力等十多个词,杜先生和他的朋友称其“神准”。
然而,看似有趣的网络测试,实际上存在诸多问题。

首先,很多用户的个人信息在不知不觉中被资质并不合法的“皮包公司”盗取。据媒体曝光,这些进行“性格测试”的公众号运营主体,很多并没有正规运营资质,甚至是“皮包公司”,他们利用用户对微信平台的信任和对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淡薄,非法收集个人信息。
其次,这种行为严重侵犯用户的隐私权,并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诈骗等刑事犯罪。这些“皮包公司”获取用户个人信息后,能随意将众多信息打包出售,卖给相关商家。商家利用买来的个人信息数据库进行广告营销、商品推销等,严重扰乱普通网络用户的正常生活,导致网络用户隐私权受到侵犯。
更严重的是,一些不法分子伪装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网络通信业务人员等,以掌握的精准的个人信息,降低用户防备之心,从而实施诈骗。此前引发广泛关注的台湾诈骗集团,正是利用获取的大陆公民个人资料,假冒银行行员、公安人员等,以“你涉嫌洗钱”为由诈骗大陆公民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