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Pv4地址即将耗尽,全球互联网发展可能面临地址瓶颈,尤其是中国,IPv4互联网起步较晚,分配到的地址少,这种瓶颈效应更为明显。对此,中国电信集团总工程师韦乐平表示,目前IPv6协议只是解决了IP地址短缺的燃眉之急,没有也不可能解决深层次的矛盾。他认为,向下一代互联网的过渡涉及方方面面,其中网络的情况最为复杂,也需要最长的准备时间和最平滑的演进策略,现在IPv6协议的核心技术标准已经成熟,但是其中IPv4与IPv6翻译、IPv6组播、物联网标准等尚未完成,这些只能随着商用化进程逐步完善。
互联网从IPv4向IPv6的过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,在时间跨度上、技术复杂性上以及资金投入上都不能掉以轻心,需要全面慎重谋划,实施尽可能平滑的过渡。对此,韦乐平认为,向IPv6过渡是使用户和互联网SP/CP能够以合理的成本,使用IPv6协议和规则接入IPv6互联网,在更大的网络平台上进行安全、可靠、可管可控的通信,同时还始终与现有IPv4网实现互联互通,能够使用现有的IPv4业务和应用。向IPv6过渡的基本策略是:以尽可能小的成本,最大限度地保护既有网络和业务的投资;不明显增加运营商的运营负担;不降低用户对于网络和业务的体验;对于现有业务和应用的影响尽量小,又可以逐步引入IPv6新业务。
据介绍,双栈方式、隧道方式和IPv4/IPv6协议转换方式是目前向IPv6网络过渡的三大基本技术实现手段。同时,考虑到中国电信复杂的网络和业务现状,需要根据实际情况,综合运用这三种过渡方式。韦乐平介绍,中国电信总体过渡策略是:IP网络的核心层和汇聚层采用双栈方式进行过渡,不过在初期IPv6流量不大的情况下,可以在CN2上采用6PE过渡;接入层首选双栈方式,以短距离隧道方式作为补;IPv4/IPv6协议转换方式仅限于局部应用,不适合大规模普遍部署,其部署位置应尽量靠近核心。韦乐平强调,双栈方式是其过渡的主要方式,尽管不能解决IPv4地址的耗尽,但是却能为运营商庞大的网络提供向IPv6过渡的平滑手段。